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天淇 张楠
7月22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全市城市运行安全百日行动部署会,自7月中旬至10月底,将在全市集中开展城市运行安全“百日行动”,进行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
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百日行动”将集中在燃气、地下管线和长输管道、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环卫设施、电力设施、有限空间作业、建筑垃圾、小微工程等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将把“百日行动”纳入首都环境建设管理考评内容,强化跟踪督办和问效问责,确保首都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方面,将重点开展入户安全检查,加快推进燃气安全型配件安装。严查各类用户燃气安全,组织燃气供应企业对餐饮等使用燃气的公共场所进行全覆盖入户检查服务,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入户安全检查或拒不整改隐患的,依法采取停气或限制购气措施。严查各类燃气场站、设施设备安全隐患,严查燃气经营、充装、储存、运输、使用各环节,严查燃气管线设施安全,对2000年前建设的管线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加快更新改造。
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方面,将重点实施建筑垃圾全链条管控,规范渣土车运输行为,开展违法经营车辆专项治理,从严查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无准运证、不符合规范要求及建设单位雇佣无资质企业等违规行为。环卫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加强汛期垃圾处理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和废品回收站、分拣中心等场所消防设施专项检查,动态更新管控措施,保障全市垃圾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引入专家评价机制,对垃圾处理设施实施“一厂一策、安全体检”。
此外,本市还将开展电力设施隐患排查治理,以防大汛标准,排查易积水电缆沟道、地下站室、临近河道输电杆塔和在建工程等防汛隐患。开展有限空间作业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常态化巡查检查。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规范化建设,完成全市25万个充电设施接口建设任务,对不符合安全标准和服务要求的充电设施强化规范管理,加快升级改造,强化规范管理,为群众提供安全的充电环境。开展地下管线和油气长输管道隐患排查治理,排查各类管线设施及周边存在的自身结构性隐患、占压隐患等,建成分级分类台账,做好防范施工破坏地下管线工作。加强环境建设小微工程安全管理,重点对环境整治提升、架空线入地等小微工程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密检查频次,及时消除隐患。
9月底前,本市将建立相关台账,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确保隐患问题得到有效治理。10月底前,将对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核查、应急演练,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