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上读完《红楼梦》,弄懂哥德巴赫猜想,顺便学会好几十种早餐,接下来3小时只能全看小姐姐跳舞啦……”
日前,B站上一则视频引起关注,视频作者提出许多人依靠短视频消遣、被动接受浅阅读、大量使用网络用语,正一步步成为“文化穷人”,掉入速食文化的陷阱。
目前该视频播放量已逾480万。争议随之而来:不少人纷纷制作视频回应“文化穷人”之说,认为简单地将流行文化贴上“文化穷人”的标签,不过是又一种“鄙视链”以制造新的焦虑,“我们要警惕的,恰恰是以文化之名赚快钱。”
“电子奶瓶”正在让人失去耐性
记者走访发现,如今越来越多受欢迎的流行文化产品,越来越“快”。过去看一部至少需要90分钟,在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大量个性化讲述电影的内容创作者,5分钟就能将剧情讲解一遍;综艺节目、网剧播出平台开发了许多“个性化服务”,不仅可以选择倍速播放,还可以只挑选单个人出现的片段观看;多个电台APP的出现,将看书变成听书,再变成“讲书”,甚至还有人提供“摘抄笔记”……
“文化穷人”的说法引起争议
这样的现象如今已越来越被人们所习惯。B站这一则《电子奶瓶》视频中,作者罗列了诸多此类现象,认为这些行为正导致人们成为“文化穷人”。视频播放量迅速登上B站全站排行榜,并成为当天的热搜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