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11”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购物节”,10月25日,在“双11”到来之前,记者走访宿迁街头巷尾,了解市民对“双11”的期待值。
当天上午,在市区宝龙后街,“宝妈”井女士正推着婴儿车逛街,对于“双11”的到来她表示非常期待。井女士说,“双11”期间不少母婴用品优惠力度大,她想多买一些孩子用的东西,目前购物车中加购了不少商品,就等着“双11”当天下单。“湿巾、尿不湿等商品平时用得多,属于消耗品,所以是必备的,孩子喝的奶粉我也会购买一些。”井女士说。
“对于‘双11’还是蛮期待的,有不少需要购买的东西,比如护肤品和生活用品。”26岁的市民余女士说,“因为很多东西确实需要,所以就打算多囤了一些,整体花销就会比平常多。”
“今年‘双11’我打算囤一些猫粮和猫砂,如果商家优惠力度比较大的话,还会买一些宠物零食。天气冷了,我还会看情况买些衣服、鞋子,为过冬做准备。另外,还会考虑买一些办公用品。”“双11”快到了,市民凤先生表示十分期待,而且很多商品他已经付好了定金。
在市区宝龙后街,25岁的市民严露和朋友正在逛街,她谈到,随着年龄的变化,对于“双11”的感受也有不同,如今的期待值并不如以前。“往年一到‘双11’,我就会买很多东西,因为不少商品的优惠力度大,和同学一起囤面膜、身体乳等,能省下一部分钱。”严露说,自从工作之后,她更加看重商品的品质,即便商品有较大的优惠力度,自己不需要的话也不会购买。
“我也是前几年比较期待,但现在感觉参与‘双11’活动比较浪费时间。”26岁的市民朱子昱告诉记者,近几年很多商品采用预售的形式,消费者需要等待的时间太久了。另外,她还发现“双11”似乎隐藏着一些“坑”:“我在网上看到很多自称‘省钱达人’的网友,他们通过视频的形式引导消费者购买一些所谓‘便宜’的商品,但实际上商品并没有太大的优惠,并且,下单的消费者中有一部分人并不需要这类商品,仅仅是因为‘便宜’就选择盲目入手。”
在宿迁市便民方舟,市民邹先生刚刚忙完工作,针对即将到来的“双11”,他说:“在我看来,‘双11’疯狂购物是没有必要的,大家还是需要理性消费。”
邹先生觉得“双11”期间的各种优惠活动其实是电商的销售手段之一,目的是吸引大家进行采购,刺激消费热情。建议大家还是应该购买一些合适的、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