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变引流,警惕直播带货“刷量”套路

2022-12-20 10:45:53 0 180

  随着直播带货日趋火爆,主播在直播间介绍商品时,观看量、评论数、粉丝及销售额,成为行业竞争的基本要素。直播间观看量和评论数越多,主播热度越高,商品曝光度也越高。因此,不少商家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推出秒杀商品,有的虚构观看人数、造假销售数据,还有的买点赞评论互动数。(见12月15日《法治日报》)

  这些直播带货的“刷量”伎俩并不新鲜,可以说是传统电商玩剩下的,当初很多商家就是靠数据造假等花招欺骗消费者。在社交电商崛起之后,“刷量”套路进行了迭代升级,比如虚构粉丝、刷点赞等。无论怎么变换,本质都是花钱“刷量”,通过诱导消费来牟利。

  拿直播间秒杀来说,表面上是主播回馈粉丝的福利,告知消费者需要“拼手速”,调动网友的参与激情,制造秒杀、拼抢的热闹氛围。可实际上,直播间秒杀的套路很多,诸如虚构商品库存数量、水军做托儿、货不对板等。由于信息不对称,商家可以搞暗箱操作,消费者却无法查证,秒杀活动常常沦为引流工具。

  直播带货“刷量”不仅违法,损害消费者权益,还因涉嫌虚假宣传行为,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比如,一些商家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不惜违反平台规定和法律,通过弄虚作假刷流量,给自己的店铺、商品涂脂抹粉,进而诱导购物消费,赚取非法利益。此类行为有时能赚得盆满钵满,引发他人效仿,给整个电商环境造成冲击。

  近些年来,监管部门对网络违规“刷量”现象高度重视,频频采取行动重拳整治,并出台了相关法律规章,明确刷单炒信属于违法行为,平台和商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结合实践和各方意见来看,依法打击网络“刷量”需要坚持常态化工作,不能松劲。同时,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打击商家“刷量”,引导和鼓励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严厉打击相关黑灰产业链,斩断利益链条。

  目前,刷单炒信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不法分子分工合作,提供注册账号、吸粉、刷量、转账等一条龙服务,成为商家刷单炒信的帮凶和推手。而且,有关黑灰产业链隐藏较深,打击难度也大,这需要各个部门与平台、社会组织通力合作,并鼓励民众积极举报线索,合力挤压黑灰产业链的生存空间。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违规请联系删除。

玩技资源 国内新闻 秒杀变引流,警惕直播带货“刷量”套路 https://www.52diyhome.com/2022/12/114642.html

常见问题
  • 答:资源大部分来源于网络和本站作者若有侵权请您联系管理员删除2523030730
查看详情
  • 玩技平台的主要负责内容是提供给作者售卖资源的平台,买家有对作者投诉的权利,投诉成功后会获取相应的补偿机制。官方唯一投诉通道客服QQ:2523030730转接人工服务,投诉专属客服工号【2】
查看详情
  • 本站已开启了作者实名认证,在购买商品时请尽量选择已认证的作者,不用担心跑路和无人售后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本站将采取报警的方式来指正作者进行诈骗行为,并将其身份资料提供给警方处理。
查看详情
  •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工作日在线 专业服务

  • 0 +

    访问总数

  • 0 +

    会员总数

  • 0 +

    资源总数

  • 0 +

    今日发布

  • 0 +

    本周发布

  • 0 +

    运行天数

资源在于分享,创作来源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