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放军总医院急诊主任:急诊量持续高位,危、急、重病人比例增加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患者王阳(化名),年龄95岁,新冠阳性,基础病复杂,目前意识模糊,有倒气现象……”
12月26日下午3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内,正在上演一场生死救援。进入急诊后,王阳迅速被评定为急危重症患者,并在第一时间被推入抢救室。
在朱海燕等人不懈的努力下,已经垂危的老人从生死线被拉了回来。
12月28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主任朱海燕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称,这样的救援每天都在发生。最近急诊量持续高位运行,每天就诊量从四五百增加到七八百。其中,危、急、重病人比例也有所增加。为了更好地确保救治工作,医院也派出了支援队伍支援急诊医学科。
急诊量激增,危、急、重病人比例增加
“所有的危、急、重症抢救都是从急诊开始的,如果我们救不活,后续治疗根本无从谈起。”朱海燕称,“送到我们这里的病人,情况基本上都比较危重。就像上面提到的这名患者,在来到我们这里之前,已经去了七家医院,都无法收治。我们不仅是在和生命打交道,更是在从阎王手上抢人。”
由于急诊量的激增,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也在保持着高强度的运转。在综合急诊内,一名医生一个班次基本问诊量达到近200人次。朱海燕称,“不夸张地说,别说吃饭、上厕所,可能就是抬个头的时间都没有。”
在抢救室内,情况则更为紧张。在那里,时间都是以秒为单位计算的。据朱海燕介绍,目前,每天约有60名患者需要紧急救援。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高级生命复苏、上ECMO……这些抢救过程是每名医护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也是抢救室内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