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投融资热点生变

2023-01-09 12:02:27 0 110

半导体设备/材料、CPU/GPU、汽车芯片等领域收获多个融资规模10亿元级项目,而以往备受追捧的芯片设计环节则意外“遇冷”,大项目扎堆的景象不再。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半导体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而言,也是市场行情分化的一年。

从缺芯潮到产能紧缺引发产业链的紧张情绪,再到产能饱和、芯片价格下跌、订单削减,半导体一级市场投融资重心开始转向大市场、大赛道和可预期商业落地的项目。半导体设备/材料、CPU/GPU、汽车芯片等领域收获多个融资规模10亿元级项目,而以往备受追捧的芯片设计环节则意外“遇冷”,大项目扎堆的景象不再。

起承转合之间,2023年的热门赛道和市场机会也寓于其中,亟待爆发。同时过去一段时间围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供需及投资实践,也将深刻影响2023年的半导体投资逻辑。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2023年上半年库存逐步消化完毕,对于一些细分领域发展而言,估计到下半年以后可能才有空间。同时,前几年主打消费市场爆火的低端芯片,2023年已不太可能再回到曾经的融资盛况,机会更多在于高端芯片、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材料等。

逻辑转变:半导体设备/材料受热捧

“在一些上市的半导体企业调研,看到新购置的成批量设备被闲置,令人唏嘘不已”。鲸平台智库专家、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在接受创投日报记者采访时,描述了过去他所经历、见证的半导体产业的大起大落。

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的寒气传导至半导体行业,下游消费市场需求萎靡,手机、电脑、电视、家电等产品销量持续大幅下滑,“国内海外都不景气”。

甚至是去年“如日中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并没有如预期一般火热。一位半导体投资人士告诉创投日报记者,在与一些企业沟通中,部分头部新能源汽车厂商已经在2022年四季度开始大幅下调未来几个季度的销售预期。

“消费与汽车的整体需求下滑,导致上游芯片设计公司出货量大跳水,大部分企业2022年芯片出货量不及2021年的50%”。

从最初因“缺芯潮”和产能紧缺引发产业链的紧张情绪,到产能饱和、芯片价格下跌、市值蒸发、订单削减的寒潮,作为业内从业者的周迪直言,“半导体行业经历了比好莱坞电影还惊心动魄的一年”。

以上行情迅速传导到了同期一级市场的投资决策当中。转折、分化,也成为密切关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投资人或分析人士,对去年行情整体观感的关键词。2022年半导体投资热点和风格,均与以往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财联社创投通数据,国内2022年半导体领域一级市场投融资动态中,融资额在10亿元人民币左右乃至更高的项目,主要集中于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CPU、GPU几大领域,受到了市场极高的关注和讨论热情。以鑫芯半导体、丽豪半导体、壁仞科技、东方晶源、芯驰科技等初创公司为例,更是在B轮乃至A轮阶段便轻松拿到了10亿元的融资。

而以往备受追捧的芯片设计环节,则意外“遇冷”,大项目扎堆的景象不再。

天鹰资本执行董事章金伟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在2020年、2021年非常火热的芯片设计,到了2022年几乎完全“冰封”,不再如前两年异常火爆,“再好的企业都会面临机构来来回 回聊就是不投资的局面”。

但他也发现,即使半导体在2022年进入下行周期,但设备和核心零部件、材料等方面技术比较强的企业还是获得了非常多的政策扶持和资本加持,因而长期这些高技术壁垒赛道的项目,也受到他的持续看好。

热点风格为何而变?价值回归商业逻辑

多位半导体产业投资人、分析人士及从业者一致认为,在供需不平衡和外界政策风险下,寻求大市场、大赛道和可预期的商业落地,成为变化背后的核心驱动力。

“半导体行业投资关注点由设计类逐步转移到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对应的是最核心的芯片制造环节,驱动力主要是市场对于技术自主的关注。”创道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同时也表示,大赛道才能孕育出独角兽,“半导体设备/材料、CPU/GPU、汽车芯片赛道技术壁垒较高,代表着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所以给于高估值也是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投资人也更关注项目的商业落地了,而不是像之前一味追逐风口和概念,开始重新回归商业逻辑。

所谓商业逻辑回归,就是要实现商业落地,有坚实的下游需求驱动。步日欣直言,芯片行业的周期性向来都是下游需求驱动,随着投融资回归理性,投融资行业也会随着芯片行业周期性波动。“如果哪个细分领域会在2023年引起投资机构的重点关注,那肯定是因为这个赛道的下游需求被激活。”

章金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对于过去一段时期备受冷落的芯片设计企业来说,2023年如果再没有一定的产生规模和规模收入,“基本不太可能得到大额融资”。

目前看来,讨论度最高,也是最有希望以下游需求拉动上游产业结构重塑,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辐射效应的,当属汽车应用。

以航顺芯片、芯擎科技、芯驰科技等公司为例,在2022年均获得了10亿元规模的大额投资,资方不乏红杉中国、中芯聚源、深创投、张江高科等机构身影。

不仅如此,创投日报记者还关注到,当前共有裕太微、锐成芯微、槟城电子、安芯电子、得一微、奥拉股份、华虹宏力等数家半导体公司,或发展面向汽车应用的主营业务,或募投项目与汽车芯片直接相关,正向科创板登陆发起冲击。

“新能源汽车本身‘含硅量’提高,能够带来的行业增量,这是车用芯片方向火热的一点原因。”章金伟表示,其次还有产业规律的原因,导致车用芯片供应链替代的护城河相对比消费芯片高一些。另外,国产汽车借道新能源趋势而崛起,带来了产业转移机会,“天鹰资本也在一直密切关注合适的投资机会”。

2023年怎么投?

“半导体行业各个细分领域,都已经被投资机构挖掘过了,2023年的热点轮动,将会是‘商业落地’。”步日欣表示,前几年凭借风口和概念,受到资本追捧的赛道和相应项目,其发展是否符合预期、产品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商业落地,将会是下一步投资机构关注重点。

当前半导体行业已普遍进入库存调整期。业内预计,2023年上半年都将处于去库存周期,之后有望迎来产业范围的需求恢复,加速上游项目的商业化。

周迪表示,对于一些细分领域的技术发展,估计到下半年以后可能才有空间。

而在此之前意味着,整个投融资行业都会面临转折,“而且会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转折”。步日欣预计,投资机构出手会更加谨慎、更加考量项目的商业逻辑,项目也会面临现金流问题,估值预期也会大幅降低。

章金伟预计,2023年上半年大部分企业库存会逐渐消化完毕,一些优质企业的毛利率和营收增长预计也会有改善,对于融资会有一些帮助。

即便如此,“前几年爆火的主打消费市场的低端芯片,如今已不太可能再回到曾经的融资盛况。”

章金伟认为,目前市场中的芯片设计公司普遍集中在中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这类企业会越来越难,面临最直接的淘汰压力,而主打高端芯片的设计公司,未来仍然会有一定市场,长期会有比较大的成长价值。

“目前来看,先进制程数字芯片海外代工风险逐年加大,模拟芯片代工风险相对还不突出,压力还是在于企业本身芯片设计能力。”章金伟表示,对于模拟芯片公司,会更加注重技术和市场理解双重能力,部分高端模拟芯片也会有比较好的机会。

另外,章金伟预计2023年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材料的火热将会延续,“因为这个领域还有非常多的环节没有突破,还有一些机会”。

不过对于CPU、GPU,章金伟的态度显得较为审慎。2022年,诺领科技、启灵芯两家国内主打CPU产品的公司接连“倒闭”,曾令业内人士和市场唏嘘不已。

“很多人忽略了,CPU、GPU本质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生态密集型’行业,是需要持续大规模投入和持续打消耗战的‘马拉松’行业,常规创业公司基本不太可能做起来,无论创始团队过往履历多么亮眼,没有持久战能力就不可能‘杀’出来。”

“天鹰之前也是基本把市场上还算靠谱的团队全看了一遍,才最后筛选出来唯一一家符合我们要求的企业。章金伟表示,这个行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预计到2023年行业会重新恢复到非常冷静的状态。”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投日报”(ID:gh_8b25bce7ef22),作者:郭辉。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违规请联系删除。

玩技资源 国内新闻 半导体投融资热点生变 https://www.52diyhome.com/2023/01/140390.html

常见问题
  • 答:资源大部分来源于网络和本站作者若有侵权请您联系管理员删除2523030730
查看详情
  • 玩技平台的主要负责内容是提供给作者售卖资源的平台,买家有对作者投诉的权利,投诉成功后会获取相应的补偿机制。官方唯一投诉通道客服QQ:2523030730转接人工服务,投诉专属客服工号【2】
查看详情
  • 本站已开启了作者实名认证,在购买商品时请尽量选择已认证的作者,不用担心跑路和无人售后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本站将采取报警的方式来指正作者进行诈骗行为,并将其身份资料提供给警方处理。
查看详情
  •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工作日在线 专业服务

  • 0 +

    访问总数

  • 0 +

    会员总数

  • 0 +

    资源总数

  • 0 +

    今日发布

  • 0 +

    本周发布

  • 0 +

    运行天数

资源在于分享,创作来源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