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不可能依靠两国外长通话就能改善!勿胡乱解读
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今早,在中国新任外长秦刚即将离开华盛顿履新之际,我与他进行了通话。我们讨论了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以及保持开放沟通渠道的问题”。
之后,中国新外长秦刚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证实与布林肯进行了通话。中美关系,不可能依靠两国外长通话就能改善!
从目前各方报道来看,秦刚是从中国驻美大使馆大使的岗位上升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秦刚主动与布林肯通话,是为了向布林肯告别,一是他要回国就任中国外交部长了;二是表达了期望为了更好的中美关系而与布林肯保持密切的工作关系的意思。
严格来讲,两人的通话,仅仅是礼节性的通话,并不属于两国之间的正式会谈会晤和交流。因为秦刚这是结束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大使的任职,将回国担任中国外交部部长。
但两人通话的情况,广东某著名网站的夸大性积极理解已经大大超乎通话的本身,就这样一次礼节性的告别通话,竟然被某著名评论员理解为“中美关系有望走出动荡期,中美关系,不可能依靠两国外长通话就能改善!。
首先,他把通话的日期是元旦节这一天,人为地附加上很深的政治意义。认为秦刚选择在这一天打电话,有期待中美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的意味在里面。然后自我解读地加进了诸多的积极信号。
但其实,这不过是一个时间巧合而已。因为秦刚是在12月30日被宣布任命为中国外交部长,这个岗位极为重要,需要尽快返回中国任职。离开美国之前打个电话与东道主道别,太正常不过了,恰逢而已。
即便是有意在节日期间打电话也是很正常,并无特殊政治意义。我们总不至于又要理解为中国在30日宣布秦刚的任命,也是为了让他能在元旦这一天,与布林肯进行具有什么“历史意义”的通话吧?这位评论员的解读已经不是过度解读,而是一厢情愿的阿Q式自我陶醉的歪曲性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