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采拟中选结果公布 种植牙“万元时代”彻底结束?专家解读
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
具体过程究竟怎样?预计今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种植1颗牙的费用有望降低约50%。
这是否意味着种植牙“万元时代”的彻底结束?种植牙集采难在哪?《新闻1+1》连线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共同关注:种植牙集采结果,怎么看?
专家: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相当成功
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
此次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 蒋昌松:应该说这次55%的平均降价幅度比较合理,各方也都能接受。39家拟中选企业的品牌,能够占到集采需求量的87%,接近九成。换句话说,临床上常用的主流品牌在本次集采中全部中选。由此可见,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总体上我认为这一次的集采相当成功。
集采降价后,其他环节会不会再涨价?
主持人:种植体集采降价了,从“批发”到“零售”环节,会不会再涨价?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 蒋昌松:在公立医院不存在这一问题,现在其强调有序推进“技耗分离”,耗材“平进平出”。比如说采购价格是770元,未来在公立医疗机构销售给患者的价格也是770块钱,不会有任何的加价。但是在民营医院是允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允许一定程度合理加价的。另外,这一次我们也是围绕种植牙全流程做好价格调控工作,从医疗服务到种植体,再到牙冠,加成的价格不会“天马行空”,而民营医院本身的市场属性、竞争环境,也使得它不可能加出一个完全不合理的价格,那样的话患者也不会选择去它那里种植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