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奇瑞,苹果汽车找到了“中国救星”

2023-02-16 21:32:01 0 95

去年2月,奇瑞汽车与苹果生态链知名企业立讯精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二者联合组建子公司,奇瑞汽车占比70%,立讯精密占比30%,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随后网上传出流言,奇瑞汽车与立讯精密合作,最终目的是代工生产苹果汽车。

一年时间过去,关于奇瑞代工苹果汽车的消息越来越多,近期奇瑞汽车终于回应了这则消息。奇瑞内部人士称,目前没有得到相关消息。在汽车行业,要么车企不回应爆料,一旦回复了爆料,且没有明确否定,那么爆料为真的可能性就会非常高。

再结合苹果汽车动向,以及奇瑞汽车与立讯精密的动作来看,奇瑞为苹果代工汽车的可能性不小。早前彭博社等外媒曾报道,苹果曾与现代、通用等车企有过接触,与那些巨头相比,奇瑞的销量和实力都算不得前列,可为什么苹果偏偏选择了奇瑞?

苹果汽车,再不量产就破产

2014年,蔚来、小鹏两家造车新势力正式成立,并分别于2017年、2016年发布了第一辆量产车型。可能大家不知道,蔚来与小鹏汽车成立的同一年,苹果汽车团队也成立了,可如今蔚来与小鹏均实现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10万辆,我们却依然看不到苹果汽车的身影。

彭博社表示,苹果汽车的野心很大,最初的计划是研发L5级自动驾驶汽车,取消方向盘,但L5级自动驾驶汽车难度太高,苹果第一款产品难以实现,若依然坚持,势必会拖延产品研发进度。因此,彭博社后续报道称,苹果放弃了L5级自动驾驶和取消方向盘这一构思,转而寻求更务实的方案。

这8年时间,比苹果汽车项目变化更大的,应该是苹果汽车项目管理团队的人员变动。在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负责人Joe Bass离职后,苹果汽车初代管理层几乎全部跳槽,虽然后面苹果也从特斯拉、福特等车企挖过一些高管,但其中许多只干了几个月就跳槽,比如Doug Field、 Christopher “CJ” Moore等。

牵手奇瑞,苹果汽车找到了“中国救星”

图源:pixabay

作为全球互联网与数码科技行业巨头,苹果开出的工资绝对不会低,但这些人却宁愿不要苹果的优厚待遇,也要跳槽到其他车企,甚至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供应链企业。细究原因,小雷认为最大的因素可能是他们对苹果汽车失望了,认为苹果无法实现他们对于汽车的追求。

就拿Doug Field来说,在汽车行业打拼三十多年,曾在福特、特斯拉任职,得到了企业高层的一致认可,马斯克曾直言他是世界上最有才华的工程师之一。常年担任车企高管的Doug Field早已实现财富自由,对于企业提供的待遇早已看淡,所追求的是不过是研发自己满意的汽车。

可在苹果,Doug Field的理想无法实现,明明他才是泰坦项目(苹果的造车计划)的负责人,苹果却又将Apple Watch负责人Kevin Lynch调到汽车部门,导致泰坦项目有了两个直接负责人。Doug Field离开苹果后,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表示,苹果不谈论新产品,我也不打算谈论我在苹果的工作。

除了负责人跳槽,泰坦项目也在研发软硬一体和软件为主之间反复横跳,导致汽车量产一拖再拖。如今全球许多国家新能源补贴退坡,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旺盛,已经到了不需要补贴的黄金时期,可苹果汽车还是不见踪影。

汽车市场的不会等待苹果,发布时间越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低,苹果汽车必须尽快量产。对于苹果来说,建造工厂、引进设备、招募工人、自产汽车已没有时间,代工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与苹果合作密切的代工厂富士康,早已宣布进军汽车代工领域,可富士康也需要时间完善汽车代工项目,以及获取造车资质。

综合来看,奇瑞或许是苹果最好的选择。

不上不下的奇瑞,苹果最好的选择

2022年,奇瑞汽车总销量为1232727辆,同比增长28.8%,虽然比不上本田、丰田、大众这些全球巨头,但已是国内销量最高的车企之一。更关键的是,奇瑞汽车2021年出口车辆为451337辆,位列国内车企第二,甚至超过了特斯拉,而且还有112.9%的同比增幅。

奇瑞正处于上升态势,海外市场的优良表现,证明奇瑞的产品质量在海外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而且拥有更高的曝光率。

牵手奇瑞,苹果汽车找到了“中国救星”

图源:奇瑞

拥有这些条件的车企很多,比如曾与苹果接触过的福特、现代等,但现代、大众、日产等车企都爆出消息,因不愿意丧失主动权,只做苹果的代工厂,与苹果谈崩。这些车企的顾虑很有道理,苹果对生态链的控制极为严格,甚至会因为了敲打供应链,将部分企业踢出供应链,哪怕对方并没有犯错,央视还曾对此发出警告。

那些车企家大业大,不在乎苹果这点蝇头小利,自然不愿意接受苹果苛刻的要求。更何况这些车企也有高端车型,可能会与苹果的产品处于竞争关系,他们不愿意被苹果控制,苹果也担心他们故意限制产能,双方互不信任,难免谈崩。

奇瑞的体量不如那些车企庞大,且主战场是中低端车型,与定位高端的苹果汽车不会有冲突。此外,奇瑞虽然年销量在百万辆上下,但利润率并不高,2021年净利润仅有11.68亿元,需要苹果为其提供的利润。

牵手奇瑞,苹果汽车找到了“中国救星”

图源:奇瑞

在技术层面,奇瑞名声不如比亚迪、吉利那么显赫,但实力并不差,量产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还可以自主研发变速箱。虽然苹果不需要内燃机与变速箱,但这些成就足以证明奇瑞的实力,有资格与苹果合作。

综合成本来看,苹果生产汽车,中国最为合适,可头部企业未必愿意与苹果合作,小康、江淮之类的车企,已选择与华为、蔚来等国内造车新势力合作。更差一些的车企,苹果又未必看得上,实力第二梯队,产能和质量有保障,且与苹果产品定位没有冲突的奇瑞,无疑是苹果的绝佳合作伙伴。

奇瑞加持,苹果汽车能走到哪一步

新能源汽车时代,造车新势力与老牌车企合作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看到奇瑞代工生产汽车的消息,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苹果与奇瑞的合作,跟华为与赛力斯有些相似,但实际上二者完全不同。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基本等于赛力斯制造汽车,华为为其提供车机系统。苹果车机系统研发进度很快,CarPlay已于2022年WWDC大会发布,但苹果却与小米一样,选择了造整车,这种方案可以将更多利润控制在自己手中。说白了,奇瑞只是苹果的一家工厂。

苹果深知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产品通常都会由不同公司代工,零部件采购也会同时与几家公司合作。未来苹果很可能还会与富士康之类的代工厂合作,也有可能在时机成熟后,自己建设工厂生产。

不过说这些为时过早,按照彭博社的说法,几次推迟后,苹果首款汽车预计将于2025年~2027年发布上市,定价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万元)。这个价格,说明苹果汽车的定位与奥迪A7、奔驰GLE等车型处于同一级别。

牵手奇瑞,苹果汽车找到了“中国救星”

图源:奔驰

虽然苹果在手机数码行业品牌价值极高,但在汽车行业毕竟是新人,首款产品定位这么高,对于销量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KBB数据显示,即使是在人均收入较高的美国,今年1月新车均价仅为 49388美元(约合人民币34万元)。

苹果汽车发布时间太晚,而且欧洲、日本、韩国等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都有实力出众的本地老牌巨头,中国车企已然崛起,苹果想要抢占份额并不容易。哪怕是苹果声望最高的美国,也有通用、福特等巨头。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市场消费能力不够强,难以为苹果提供太多销量。

因此,初期苹果汽车很难取得高销量,得不到大量订单,与富士康合作或自建工厂就更难了。预计在2030年之前,奇瑞会是苹果汽车唯一的依靠,2030年之后,奇瑞也会是苹果汽车最大的合作伙伴。只有苹果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才有可能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作者:失魂引。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违规请联系删除。

玩技资源 国内新闻 牵手奇瑞,苹果汽车找到了“中国救星” https://www.52diyhome.com/2023/02/184747.html

常见问题
  • 答:资源大部分来源于网络和本站作者若有侵权请您联系管理员删除2523030730
查看详情
  • 玩技平台的主要负责内容是提供给作者售卖资源的平台,买家有对作者投诉的权利,投诉成功后会获取相应的补偿机制。官方唯一投诉通道客服QQ:2523030730转接人工服务,投诉专属客服工号【2】
查看详情
  • 本站已开启了作者实名认证,在购买商品时请尽量选择已认证的作者,不用担心跑路和无人售后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本站将采取报警的方式来指正作者进行诈骗行为,并将其身份资料提供给警方处理。
查看详情
  •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工作日在线 专业服务

  • 0 +

    访问总数

  • 0 +

    会员总数

  • 0 +

    资源总数

  • 0 +

    今日发布

  • 0 +

    本周发布

  • 0 +

    运行天数

资源在于分享,创作来源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