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东北女老板,曾有一条商业街,破产后丢了面子,出国当洗碗工
我叫Dan(@Dan在澳洲做超市),七十年代末出生在辽宁沈阳。
那年头中国经济还相对落后,万元户是个稀罕物,在我们村,有一千块就算首富。
为了挣钱,16岁那年我离开老家进城打工,后来运气好赶上一波红利,误打误撞地进了地产行业。
最风光的时候,沈阳有名的餐饮一条街都是我的,我还把它做成了全市的旅游地标。
那时候我不到三十岁,有钱有势,挥金如土的,在外人来看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只有我自个儿知道,钱多并没给有我带来多少好处,反而养出了一身臭毛病。
红利期一过,我接连摔跟头,干啥赔啥。
我这人好面子,在国内低不下头,没钱了就跟人跑到澳洲打工,刷盘子洗碗啥的,反正谁也不认识。
现在的我踏实平和,和之前的性格比完全是两个人。
受父母的影响,我从小就挺有生意头脑的。我爸是村里的木匠,他手艺特别棒,什么家具都会做。我妈是那种特能张罗的人,他俩一个打家具,一个卖家具,配合得挺好。后来俩人又开始做果蔬批发生意,我到市场一看人多就脸红,遇到同学马上躲起来,我妈硬逼着我出来吆喝招揽生意,就这样把我的脸皮给练出来了。
那会儿是八十年代末,赶上改革开放,做生意还是挺赚钱的。后来我妈又陆续开了面包厂、饮料厂,在我们那儿都是头一家。可惜她只适合打江山,不适合守江山,因为性格太固执,听不进别人劝,厂子一个个都倒闭了,外债欠了十多万。这笔钱在当时是天文数字,全家跟着一起发愁,我三个姐姐无一例外,都早早地辍学打工。
老家的房子,以前住我们一家六口人。
高三那年,我去找我妈,院子里又堵满了要账的,不给钱死活不走。我妈打发我去找三姐拿钱,三姐刚发的工资还没捂热乎,就被我全拿走了。为了帮娘家,我大姐、二姐跟婆家闹得也不是很愉快。
我学习成绩一般,高中毕业就跟家里说不想上了,我妈抱着我哭,“再怎么着也供得起你上学。”那我也不上,我要去沈阳找三姐。三姐的工作很不稳定,我只好花钱找中介,让他们推荐个收银员一类的工作,起码看上去干净,高级点。不知道是中介不行还是我不行,找了半个月工作都没着落,我不能这么老等着,只好放低要求,找了个餐厅服务员的活儿。
1998年拍的全家福,右二是我,两个小孩是姐姐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