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说文|​“互相”与“相互”

2024-07-31 20:08:49 0 113

“互相”和“相互”是意义相近的同素逆序词,它们有何异同呢?笔者尝试结合相关语料和权威辞书的释义解释一二。

检索北京语言大学古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可见“互相”最早出自先秦时期的《周易》,如“两泽相丽,互相滋益”“然乃所以为入而崇德之资,内外交相养,互相发也”等;“相互”出现的时代相对较晚,大约是隋唐五代时期,如孔颖达《礼记正义》:“但乐之与礼,两文相互。”

从“互相、相互”的古代汉语语料数量来看,二者在古代文献中的出现频率也有差距,其中“互相”的语料多达35,960条,“相互”一词的语料则仅有774条。这证明“互相”因出现的时间早于“相互”,在古代已被广泛使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互相”的注解为“[副]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尊重|~帮助|~支持”,对“相互”的注解为“①[副]互相:~作用|~促进。②[形]属性词。两相对待的:~关系”。当用作副词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时,“互相、相互”可以互换。在句法功能方面,“互相”因只有副词这一个义项,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做状语。例如:

(1)爸爸以为是妈妈,妈妈以为是女儿,互相一看,谁也没有抽泣。(莫应丰《将军吟》)

“相互”则除了能做副词充当状语外,还能做定语,用来修饰名词。例如:

(2)他们在“科学、人文及其相互关系”方面作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报刊语料)

“互相、相互”都倾向于和双音节动词搭配,构成状中短语,如“互相(相互)帮助、互相(相互)促进”等。

在语用色彩方面,通过对厦门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教材、语文教材和学科教材等书面语语料的检索,笔者发现使用“互相”的语料有298条,如“兄弟俩互相做了个鬼脸,拿出一只匣子,递给达尔文”;使用“相互”的语料有442条,如“学生学化学,可以看到原子间的相互碰撞”。

在厦门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口语语料中,“互相”的语料数量相对较多,有94条,如“小六:我脑子不好使你们互相证明,从秀才开始”;“相互”有42条,如“小郭:信任是相互的,我们信任你,你也应该信任我们呀”。可见,“互相”倾向于用于口语,“相互”则更适用于书面语。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违规请联系删除。

玩技资源 国内新闻 谈语说文|​“互相”与“相互” https://www.52diyhome.com/2024/07/328634.html

如遇资源失效请马上联系微信进行退款

常见问题
  • 答:资源大部分来源于网络和本站作者若有侵权请您联系管理员删除2523030730
查看详情
  • 玩技平台的主要负责内容是提供给作者售卖资源的平台,买家有对作者投诉的权利,投诉成功后会获取相应的补偿机制。官方唯一投诉通道客服QQ:2523030730转接人工服务,投诉专属客服工号【2】
查看详情
  • 本站已开启了作者实名认证,在购买商品时请尽量选择已认证的作者,不用担心跑路和无人售后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本站将采取报警的方式来指正作者进行诈骗行为,并将其身份资料提供给警方处理。
查看详情
  •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工作日在线 专业服务

  • 0 +

    访问总数

  • 0 +

    会员总数

  • 0 +

    资源总数

  • 0 +

    今日发布

  • 0 +

    本周发布

  • 0 +

    运行天数

资源在于分享,创作来源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