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说起杭州滨江区的闻涛路,附近居民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因为这是一条与沿途浪漫的樱花、青春洋溢的彩虹跑道、一览无余的钱塘江景色联系在一起的“最美跑道”。
这条“最美跑道”全名为闻涛路慢行系统,全长约13公里,分为靠近堤坝内侧的人行跑道和外侧的骑行道,分别用蓝色和红色进行区分。骑行道约3.5米宽,并排行驶两辆非机动车,空间仍充足。
不过最近市民李先生却对“最美跑道”产生了一丝担忧:“每天我从六和路去钱江大桥附近坐车,发现骑行道上来来往往的车很多,车速也很快,还有不少逆行的,太不安全了。”
在实际走访中,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发现,情况的确如李先生说的那样。路上有不少出来跑步的人,因为太阳大,都靠着一侧的树荫在骑行道上跑,逆行的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就在身边来来回回,看着让人担心。
“最美跑道”相关的安全应如何加强?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评论员们有话要说——
“最美跑道”,该有最美样子
本报评论员项向荣:“最美跑道”上为什么有较多的逆行违规行为?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的调查,是因为在骑行道上没有红绿灯,而且有树荫可以遮挡夏天烈日的炙烤。不仅如此,一些骑行者还闯到不允许骑车的蓝色人行道上来,不仅危害跑道的寿命,更给行人尤其是孩童、老人造成安全隐患。
任何道路,安全是第一位的。不仅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逆行骑车的安全隐患不言而喻。靠右行车的交通规则,老幼妇孺皆知,不存在不懂的因素。之所以屡屡有人违反,一是骑行者本身存在麻痹心理;二是有贪图便利的想法。其实,“最美跑道”,美的不光是外在,更要展现市民美的内在。这样的“最美”,需要大家一起自觉维护,否则损害的是大家共同的利益。
“最美跑道”,就该有最美骑行规矩,这才符合杭州文明城市的形象,符合作为现代文明社会有修养守法纪的文明公民形象。
“最美跑道”管理,是一道考题
本报评论员陈江: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打造了人行跑道和骑行车道,满足了市民跑步健身、休闲散步的多元需求。杭州的闻涛路就是此类民心工程的典范,没有人愿意这份美被破坏。
但对“最美跑道”的管理,确实是一道难题。一些逆行的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带来了安全隐患。闻涛路上的人行道和骑行道是没有隔离栏的,人车不分道,行人与骑行者混行,必然容易造成碰撞摩擦。诸多不尽如人意处,使这条道路的“颜值”打了折扣。
从安全的角度考量,相关部门有必要优化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增加科技设备的投入,出台相应责任机制,一旦逆行等混乱状况出现,由违规通行人承担全责,并加大处罚。同时,通过街道社区加强骑行人的宣传教育力度,对遵守交通的步行与骑行者进行正面报道,彰显“美的通行配得上美的道路”“最美的跑道也是最安全的品质生活”等理念。
城市建设,要考虑健身需求
本报评论员高路:市民对城市绿道,健身步道的青睐,说明大家对公共运动场地需求度高。我们的很多城市在路桥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绿化上投入巨大,可相应的,在公共体育设施上的投入仍略显不足。特别是适合老百姓,简易、大众化的体育健身场所,往往一场难求。
以我们的居住地画个圈的话,一般一公里以内肯定能找到一个公园,可是要找到一个街边篮球场或者足球场,就比较难了。所以,只要有个中心广场,就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广场舞、轮滑、唱歌等人群混杂在一起,争抢有限的场所资源,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噪音扰民问题。
其实,我们的很多公园绿地都具备这样的建设条件,比如在公园里辟出一小块空地,建成篮球场。不必死守尺寸的规范,也不需要弄得过于豪华,简单实用就行了。
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将群众的健身需求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一定能做到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