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州都市报
安顺一湖泊旁,安装“溺水救援杆”
连日来,安顺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桂家湖周边以及上下游河道旁,安装了不少“溺水救援杆”,引起了市民关注。有市民称,如果真的有人出现了溺水,这种“溺水救援杆”便能起到大作用,或许值得推广到其他区域。
溺水救援杆
据了解,该“溺水救援杆”长度约5米,直径约8厘米,上面写有“溺水救援杆 请勿占用”几个大字。该“溺水救援杆”总共有100余根,它们分别被安装在了多条河道旁。当遇到有人溺水的时候,直接把救援竹竿往河里面递,让溺水者抓住这个杆子,然后再往岸上拖,这样就可以快捷地实施救援。
“我们辖区的水库、河流较多,管理难度大,我们在加强走访排查和宣传劝导的同时,自购了一百多根竹竿放置在河流、水塘等人员容易聚集游泳和极易发生落水事故的地方作为简易救援物品,一旦发生意外,便于救援逃生。”丁旗派出所副所长吴怀友说。
安装溺水救援杆
据了解,镇宁公安局各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各村寨、水库、池塘、河流等重点部位开展防溺水宣传,向辖区群众讲解各类溺亡事故典型案例,告诫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到有危险的水域游玩,要求家长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看管,从源头上杜绝溺水事故发生。
相关人士强调,安装“溺水救援杆”绝不是为了鼓励大家下河去游泳,而是在需要救援的时候,提供一种应急救援工具。
据了解,如今正值夏季,正是溺水高发期,不少地方都发生了中小学生溺亡事件。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一些水库、河流、池塘等水面看似平静,水下其实危机重重。而大量的河流、水库分布在各地,非常难监管,因此,他认为,安装“溺水救援杆”就十分重要,如果真的遇到有人溺水,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希望能得到推广。
同时,民警也提醒广大市民,该“溺水救援竹竿”是在危急时刻使用,市民不要随意破坏、挪用,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