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周,新冠病毒传播的速度之快,让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部分专家表示,按照病毒的发展规律,重症高峰一般会在感染高峰的2-3周后出现。
以此推算,岁末年初,各地将出现第一波重症高峰。此时,高龄老人的防护与救治成为各级医院的重点。
相比城市居民,农村老人大多离群索居,就医购药条件更加困难。过去一周,《财经十一人》采访了河北、吉林、浙江、云南、广东、江西、山东等地的农村居民,重点了解疫情下的老人状况。
乡镇医院救治水平有限
“有不少老人没能熬过这个冬天。”王言对《财经十一人》说,12月以来,周边村落里放鞭炮、摆白事宴席的活动几乎每天不断,而他来这里半年,从没看到过这样的情景。
半年前,王言来到广东省梅州市西阳镇新联村旁边的梅州市梅江区白宫学校支教,这里距离广州市约400公里,几乎都没有受到疫情波及,没有暂停线下教学,也鲜有新冠病例,直到12月中旬。
从两周前开始,感染者悄然增加。王言所在的学校在圣诞节之前就提前放了寒假,大部分师生都比较淡定,也有少数人很焦虑,他们并不担心自己感染,而是担忧家里上了年纪又没打疫苗的老人。
学生们大部分来自周边的村镇,随着学生们返家,新联村和周边村镇感染的也越来越多。王言估计,现在,周边村镇感染的比例应该已经超过70%。
浙江省宁波市西南部某村一名村干部称,此前村里有老人发烧,四天无法进食,家人开车送其去县里的医院,排队很久,只配到几粒药、一些盐水,凌晨三点多才到家。两位受访村民提到,附近镇上的医院,退烧药也已脱销。
即使有退烧药,镇医院大多也很难有能力接诊感染的老人。浙江宁波一家镇卫生院,目前退烧药品还算充足,在开药的时候,医院还可以按粒分配,每位患者给两天的用量,但医护人员被感染导致人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