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已经将兼具耐心、信心、责任心于一体的形象彻底打破,老罗再找大佬化缘的难度成倍增加,这场骂战注定没有赢家。
壹 | 科技“大瓜”
“我觉得,我和罗永浩都是真正懂得乔布斯理念的人。”打量着陌陌创始人唐岩引荐的胖子,把玩着老罗声称颠覆科技行业的智能手机,紫辉创投创始合伙人兼CEO郑刚如是说。
2012年时他们似心有灵犀,但现在却向对方架起来炮口。
1月7日凌晨,郑刚通过个人平台发布信息,直指创业者罗永浩“里面一套、外面一套”——声称全力赚钱以上演商业“真还传”,定要东山再起,其实不过一场声色犬马的表演,还要投资人配合演出。
在企业管理和为人处世方面,老罗已经透支锤子科技投资人的耐心与信心。
郑刚拉响“警报”,一众投资圈大佬前来“捧场”:麟玺创投创始人陈雪涛通过个人平台表示,麟玺与紫辉向锤子科技累计投入2.6亿,寄望追讨借款;老鹰基金创始人刘小鹰马上跟进表态,“支持刚叔和雪涛”。
听到隆隆炮声,老罗自然不甘寂寞,当日中午发文抗议,对郑刚的各项指控予以正面回复。虽然言语措辞颇为谨慎,但核心观点依然犀利——你说的都不对,根本没有的事儿,不要血口本人。一时间,曾经亲如兄弟的资本和创业者彻底反目。
眼见老罗出马,郑刚没有退让的打算,跑到“交个朋友直播间”(原“罗永浩”账号)留言泄愤,针对老罗四项回复给予反击,并用“玩耍小聪明”、“卑劣”、“无耻”等充满情绪化的用词控诉,不为老罗留一点面子。
老罗从来不缺少流量和热度,更不怕公开对峙与拷问;在投资圈儿,郑刚被朋友唤为“刚哥”或“刚叔”,暴脾气横推八百无对手。这样一场“吃瓜盛会”即刻得到各方关注,热搜榜上留名。
对于这场争论,网络上观点各异:有的力挺老罗,郑刚的发难太过草率,何况“投资有风险,拿钱需谨慎”,不能让老罗背所有的锅;有的支持郑刚,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一切还得按合同办,有回购协议就还钱;还有的各打五十大板,两边都有问题,谁也逃不开。
到底是创业者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一地鸡毛众叛亲离;还是投资人为减少损失,不惜扮演恶人翻脸拍桌子?但问题是真相真的很重要吗?
郑刚已经将兼具耐心、信心、责任心于一体的形象彻底打破,一度有些面目狰狞;老罗又在其《江湖恩仇录》个人版中,树立了一面资本的高墙,再找大佬化缘的难度成倍增加。当投资人不再面善,创业者总是喊“狼来了”,谁会在意真相如何?
“最好离他们都远点。”这是更多人的心声,也是郑刚与老罗共同的无奈。
贰 | 友谊的小船
回看过往,郑刚与老罗如同“现代版”伯牙子期。
2012年5月,厌倦了iPhone的操作逻辑,一直醉心于演讲“个人奋斗”的老罗,开始了人生的又一场奋斗——成立锤子科技,开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最终打造专属的锤子手机。在他眼里,小米的国民手机,华为的高端定位,都会被锤子手机打败。
很多人不相信他的理想,可是郑刚信,一度让众多人惊诧不已,毕竟他领军的紫辉创投是投资行业的明星:
2011年刚成立,就投给陌陌105万美元,才一年时间,陌陌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日活用户超过200万;有传言表示,阿里巴巴计划向陌陌投资4000万美元,估值将突破2亿美元。
“锤子会成为第二个陌陌”,郑刚坚信不疑。否则他也不会在2013年5月参与锤子科技7000万元的A轮投资——4000万元来自紫辉创投,3000万元来自陌陌;2014年4月锤子科技1.8亿元B轮投资又参与其中,将其估值推高到10亿元。
“我们上个月底已经完成了B轮1亿8000万元的融资,投后锤子科技的估值是10亿元多一点点,你可以叫我潘……罗十亿了。”老罗逢人便说锤子科技的10亿估值,其实背后主要支撑力,多是来自郑刚。
2014年,锤子第一代产品Smartisan T1面世——精致的界面设计与全新的交互逻辑,为其带来一座iF设计奖,不过三大物理按键过于另类,超过3000元的定价背离主流用户群,最终仅25万部的销量,与其他厂商动辄千万的成绩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郑刚不在乎,当时他有钱。2014年陌陌成功IPO,紫辉创投成功退出,在不到3年内实现75倍的回报。他有了更多投资的子弹,可以留给厨触宝、足记、悟空租车等更多好60多个项目,当然锤子科技也可以。
2016年6月,有信息显示,老罗将部分股权出质给阿里巴巴,这让后者有条件以债券形式向锤子投资。奈何当时阿里已投资魅族,失去了继续投资锤子的兴趣,项目最终放弃。
回忆这段往事,老罗总是轻描淡写,提到它的时候也只会用“凶险”一带而过;可是郑刚颇为不满,总是为此鸣不平,甚至直言“差点被阿里巴巴害死!”
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愿意承受相同的风险拉你一把;在你委屈不平的时候,愿意把你不好说的话全部讲出来,兄弟至此,夫复何求。
叁 | 正义的“罗生门”
然而现在,过去的朋友已经反目,双方都认为本方举着正义大旗,然而谁又该是“正义”的一方?
陌陌上市时,罗永浩、唐岩、郑刚合影
是老罗吗?相信没有人敢如此断言。按照他的为人处世,独断专行与飞扬跋扈都是他的标签,何时理睬过投资人的心情。
年少时,为获得一份新东方英语教师的岗位,老罗可以洋洋洒洒万言,以表赤诚;当他决定离去追逐梦想,俞敏洪还会反思是否缺少激励,奈何这位导师已经成为老罗演讲中反复被调侃的“梗”。
锤子手机面世,经常被作为反面典型的产品就是小米。按照老罗的对比,小米手机完全应该回炉再造。可是锤子手机失败,他需要通过抖音带货还债的时候,小米却成了座上宾C位出场。
在老罗的世界里,利益是主导风向偏转的核心要素。
当年的投资人要求回购股权时,触及到老罗的利益,他没有可能坐以待毙,当然不排除发表有违事实的言论。
那么郑刚必然无辜?似乎也不是。毕竟在他的人生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这些“不确定”,多来自他近似赌博式的操作。
“我认为太主流的东西不会有高回报,紫辉就是在发掘有争议的项目的独特价值。投资注定是一个孤独的行业,不是一个征集所有人意见的领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能够快速抓住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是2018年时,郑刚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观点。他不愿意“守正”,那意味着循规蹈矩,找到一个普世却没有机会的答案;他愿意“出奇”,那意味着剑走偏锋,享受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喜悦。
换言之,他就是要做“孤勇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早期的“孤勇者”是成功的,他给陌陌1000万美元估值被认为是疯了,最终打了所有人的脸;只是发现创始人对运输业非常了解,立刻向百川快线投资400万元,也获得了理想的成功。
那些投资听起来像是“撞大运”,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坐船顺流而下,于是不用在乎许多。可是当他用相同的方式,再次信赖老罗却没有延续成功,证明其中一定有重要环节被忽略。
老罗并不缺少历史污点,获得相关信息的难度比别人更低;这么多年的“相濡以沫”,更应该让他了解其为人。
咒骂其为人前,至少应该先看看项目的投资背调,为何那么多的问题,自己都视而不见?是问题没写清楚,还是在紫辉创投的投资流程中,这一环已经被悄悄忽略?没人知道。
但现在郑刚似幡然悔悟,认为自己是受骗者、受害者,似乎也不合适。
肆 | 规则的缺位
每当吵架发生的时候,故事就会非常混乱;想要厘清故事的原委,必须让一切恢复平静。
从web 1.0时代火到现在,老罗是一个熟练驾驭网红、吵架王、创业者等多重身份的互联网“老炮”;而投资超过100个移动互联网项目的郑刚,有足够的资本证明自己的成熟老道。当前者高举永不服输的情怀,与后者所持资本运作规则对立时,形成了一个“关公战秦琼”的荒诞剧情。大家都失去了体面,尴尬撒了一地。
其实故事本不应如此。老罗拥有普通创业者没有的热度与能量,郑刚襟怀普通投资人缺少的魄力与洞察,他们本应讲出一个“1+1>2”的故事。反思这个故事,当个人风格与商业规则走在一起,让不同元素更好的融合而非走向对立,完全可以避免一切的发生,可是显然老罗和郑刚二人,甚至整个创投圈儿,似乎还没能积累更好的经验。
老罗与郑刚还在思考他们的争吵如何继续,谁是谁非尚未定论。但争论焦点无非是利益,只要利益达成一致,争吵事件应该马上就会不了了之。所有看客,不过都是利益博弈的一部分,抑或一颗棋子。但对于更创业者和投资人,这场争吵是本教科书, 他们也许应该思考如何避免更多类似的争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新商道”(ID:caijingxinshangdao),作者:刘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