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延迟退休来了,凭什么只让年轻人“做牺牲”
最近,中信证券一份关于“延迟退休”的研报令举国沸反盈天。
研报声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这份研报唯一的信息增量在于“2023年”。
延迟退休被作为“狼来了”传了好几年,按说公众和市场应该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一旦“终于来了”,哪怕说法未必靠谱,还是一夕举国震惊。
01
延迟退休精准打击的是中年人和年轻人。
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注定是“65岁男女同龄退休”的第一批实践者。
这几天,你只要打开社交媒体,都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各种抱怨与口诛笔伐:“80后90后到底得罪谁啊,要被这么整?”“35岁就找不到工作了,要喝30年西北风么?”……
图/微博用户@SONG富贵儿
说得都很有道理,所以呢?
在延迟退休这个问题上,尽管“代际”“性别”“地域”,尤其是“编制”这些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公,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养老金正面临着见底的危机。
有一种存在争议的说法是,中国养老金结余在2035年将耗尽。
“养老金即将耗尽”是一个硬约束,讨论延迟退休,必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才有实际意义。
如何对养老金开源节流,无非就如下五个主要选项:
a、全面降低养老金现行发放水平,多拿多降,少拿少降
b、鼓励生育,增多未来养老金的缴纳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