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锂电池之父” Goodenough去世 享年100岁

2023-06-27 11:22:46 0 123

  据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消息,当地时间 6 月 25 日,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去世,距离他的101岁生日仅剩一个月。

诺奖得主“锂电池之父” Goodenough去世 享年100岁

  约翰・B・古迪纳夫是一名美国固体物理学家,也是二次电池产业的重要学者,还是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

  据介绍,约翰・B・古迪纳夫是锂离子电池开发领域的先驱,他的技术如今为全球数百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古迪纳夫 1922 年出生于德国,然后在美国东北部长大,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格罗顿学校。1944 年,他获得耶鲁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在美国陆军担任气象学家后,古迪纳夫于 1952 年回到芝加哥大学完成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他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和约翰・A・辛普森(John A. Simpson),他们都参与了曼哈顿计划。他的博士生导师是著名物理学家克拉伦斯・齐纳(Clarence Zener)。

  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表示,古迪纳夫确定并开发了关键的正极材料,这些材料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及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提供了动力。1979 年,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通过使用钴酸锂作为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的阴极,可以用金属锂以外的阳极实现高密度的存储能量。这一发现导致了碳基材料的开发,该材料允许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稳定且可管理的负极。

  IT之家注意到,古迪纳夫是获奖时最高龄(97 岁)的诺贝尔奖得主,刷新了阿瑟・亚希金(96 岁)的纪录。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时表示:“这种可充电电池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无线电子产品奠定了基础。它还使无化石燃料的世界成为可能,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从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到储存可再生能源的能源。”

  1980 年,古迪纳夫在英国牛津大学招揽了日本学者水岛公一等人共同发现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质钴酸锂(LiCoO2)。

  1983 年,古迪纳夫、M.Thackeray 等人发现锰尖晶石是优良的正极材料。锰尖晶石具有低价、稳定和优良的导电、导锂性能。其分解温度高,且氧化性远低于钴酸锂,即使出现短路、过充电,也能够避免了燃烧、爆炸的危险。虽然纯锰尖晶石随充放电循环会变衰弱,但这是可以通过材料的化学改性克服的。

  1989 年,古迪纳夫、A.Manthiram 发现采用聚电解质(例如硫酸盐)的正极将产生更高的电压,原因是聚电解质的电磁感应效应。

  2014 年,美国国家工程院公认古迪纳夫、西美绪、拉奇德・雅扎米和吉野彰为现代锂离子电池所做的先驱性和领先性的基础工作。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违规请联系删除。

玩技资源 国内新闻 诺奖得主“锂电池之父” Goodenough去世 享年100岁 https://www.52diyhome.com/2023/06/262975.html

如遇资源失效请马上联系微信进行退款

常见问题
  • 答:资源大部分来源于网络和本站作者若有侵权请您联系管理员删除2523030730
查看详情
  • 玩技平台的主要负责内容是提供给作者售卖资源的平台,买家有对作者投诉的权利,投诉成功后会获取相应的补偿机制。官方唯一投诉通道客服QQ:2523030730转接人工服务,投诉专属客服工号【2】
查看详情
  • 本站已开启了作者实名认证,在购买商品时请尽量选择已认证的作者,不用担心跑路和无人售后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本站将采取报警的方式来指正作者进行诈骗行为,并将其身份资料提供给警方处理。
查看详情
  •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工作日在线 专业服务

  • 0 +

    访问总数

  • 0 +

    会员总数

  • 0 +

    资源总数

  • 0 +

    今日发布

  • 0 +

    本周发布

  • 0 +

    运行天数

资源在于分享,创作来源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