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常工会 秋冰
7月22日上午,外卖小哥李雪荣来到吾悦国际广场的户外劳动者驿站,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接点水给自己“充电”。他说:“一大早送了八九单,手机已晒得发烫,电耗得特别快。来这里歇歇脚、吹吹空调、充个电,特别方便,特别好。”
这个户外劳动者驿站是钟楼区总工会在今年6月建成的,切实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了休息难、饮水难、充电难等问题,为新就业群体撑起了“遮阳伞”,成为户外劳动者的爱心站、服务站、加油站。
该驿站装饰以暖橙色为主,辅以绿植,让人倍感舒心和轻松。地面、墙面粘贴着“奋斗”等关键词,形成了一条“奋斗之路”,为劳动者加油打气;室内分设就餐、能量补给、阅读、休息等区域,并配有空调、电扇、医药箱、饮水机、微波炉、手机充电等设施;室外设立了较为醒目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导视装置,以及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的专属停车区域,让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爱心港湾。据悉,后期针对特殊季节天气,这里还将继续购置降温保暖、健康防疫等慰问用品,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更多便利与服务。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户外劳动者驿站153家,今年全年将建200家。这是常州工会服务职工的一项工作,也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赋予工会的一项新职责。《工会法》第六条在原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增列了“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同时还完善了劳动关系协调、民主管理和服务职工等落实基本职责的具体机制与制度;在第三十二条中增加了工会在思想政治引领、劳动和技能竞赛、职业教育、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等工作中的职责规定。
把“服务”与“维权”列为工会的法定基本职责,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的使命,积极主动研究满足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在维护职工合法的劳动经济权益与民主政治权利的同时,做好物质生活服务和精神文化服务,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更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方国强说,全市工会通过大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办实事、促发展”实践活动、“听民意、知民愿、聚众智”线上线下建言献策征集活动,形成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并推进实施一批工会实事项目,切实帮助职工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擦亮“常有众扶”这张民生名片。除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我市今年已为户外劳动者等新就业群体办理“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达89469人;“工会大病互助保障”覆盖136366人,其中,武进区参加互助保障的55039人;为一线职工进行健康体检达22133人,并重点推进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常工暖‘新’、‘新’心向党——‘8+X’综合服务集市”等活动。
此外,我市各级工会还将在督促企业履行技能培训主体责任的同时,组织职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参加职业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结合《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全力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