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病冲击,如何重建内在的“复原力”?

2023-01-11 11:08:22 0 122

一根几经拉扯的皮筋,如果超过弹性的极限,就会松泄下来,永远失去弹性。谈到人的属性和人生态度时,“弹性”俨然成为又一大隐喻。今年,网络上盛传“松弛感”,劝我们不要给自己制造焦虑,顺势而为,不要采用对抗心态。但是一味“松弛”而不“回弹”,最终不免成为没有弹力的皮筋,丧失活性。

放到管理学研究中,我们讨论的是“韧性”,也就是面对冲击做出响应并回弹的能力。三年疫情至今,我们每个人都深刻地感受到新冠对个体和社会由内而外的冲击。当“隔离”不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时,冲击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后,个体该如何自我重建、寻求复原呢?

面对不确定的疫情发展,构建自身的“复原力”是我们能够抓住的确定。

01 主动响应

从冲击中复原,首先需要一点儿“松弛感”所反对的对抗心态。我们常常在故事里看到这样的桥段:出了车祸受伤严重的人被推进急救室,家属焦急询问生还的可能性,医生说,这要看患者的求生意志。从身心关系上来看,心态影响着身体细胞的活性,一个求生意志薄弱的人,其细胞也处于很低的活性水平,无论是正常的代谢还是面对病菌时的免疫,都力不从心。而一个有强烈“求生意志”的人,反而可能在极限状态下激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但这不是让你和自己作对。不是做不到就不罢休,不是做不到就苛求自己,而是不放弃尝试。所以寻求自我重建的第一步是要主动响应,而非逃避或被动等待救援。

电影《荒岛余生》台词截图

02 重建控制感

主动响应只是告诉我们要准备好一种“不弃疗”的心态,具体该如何重建呢?从冲击中回弹复原,也是一种需要练习和培养的能力。复原的过程,大体是从“废墟”中重建控制感的过程。面对失序的生活和情绪,我们首先觉得自己丢失了对自我的控制感,由此产生焦虑的情绪。重建控制感的第一步,是击破焦虑这个“纸老虎”。

在《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一书中,作者提到拆解焦虑的办法,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借鉴的价值——首先要理解自己焦虑的“靶心”在哪里。试着以最为客观的视角把所焦虑的事情描述出来,并与自己附加其上的想象和演绎区分开。

小聪是一名临近硕士毕业的学生,他刚递交了博士申请,正在准备笔试面试。由于是跨专业申请,他对学科的基础理论掌握得并不扎实。这种焦虑贯穿他准备的全过程,使他觉得“有太多书要读、太多文献要分析,但哪一个都消化不掉”。有一天,他决定把自己的焦虑拆解开,于是他问了自己几个问题,并把答案写在后面:

答:担心因为理论基础不扎实被淘汰。

(不,这只是最浅层的担心,应该还有。)

再答:担心申请博士失败后无路可走。

(真的无路可走吗?为什么会无路可走?)

再答:担心不继续读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还有,还有没说出来的。)

再答:最担心的……是“失败”本身,害怕被否定,害怕被判定为“不够格”。

(恭喜你,有勇气说出最本质的担忧。)

答:从申请到准备我只花了两个月,确实很仓促,而且毕竟是跨专业……准备确实不够充分。

答:建立基本的理论体系,掌握学科研究的方法,了解经典与前沿的研究领域和范式……总之需要长时间、深入的钻研。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而不是急于求成。

答:我好像没有办法真的闭关研习……这可能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要足够专注。要是花费这么多精力还是不行,我不希望自己和家人失望。

他的最终结论是:读博只是各方面压力下仓促做出的一个理想化的决策,目前他的研究热情和天赋并不足以支撑他的决策,这是一个“虚假的”目标。由此产生的焦虑,也是虚假的焦虑。

关联阅读

被嫌弃的压力,我们该如何与TA共处一生?

危机当前,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将焦虑转化为动力?

非常态下的“打工人”生存指南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反而能回到“当下”了。读书的时候,不再以效率为原则只粗略浏览,而是能静下心来体会作者的范式风格和论证逻辑。他摘取的理论观点不再以“面试可能用得上”为目标,而是真正引起了他共鸣的启迪。这时候,学习反而回归了它的本义。

这个反复质疑和剖析自己动机的过程,会把多半不够坚定的目标“劝退”,顺便也就洗刷了许多虚伪的焦虑。接下来,就应当认清并抓住那些当下可以控制的事情,在拆解后的“一片狼藉”中重建对自我的控制感。

03 构建积极能量循环

大卫·霍金斯在《内力和外力》中从心理学实验的角度验证了情绪能量的正负对身体的不同作用。高能量值的情绪(如愿意、接受、爱、欣喜和宁静)是由心灵内部生发的“内力”,它能够为人带来长久的动力。比起从他人处索取价值,那些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人能够传递一种积极的“情绪价值”。给予者在付出的同时也会收到积极的情绪反馈,因此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关联阅读

放空自己:滋长生命的内在能量

如何克服情绪化本能的影响?

给予的价值

在重建控制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信息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来复原对积极情绪的感受力。在每天发生的事情中,挑选出那些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积极情绪的事项,利用拆解焦虑的方式找出积极情绪的成因。

在这一波感染中,方女士在手机上记录下了自己面对身心冲击时采取的行动和成效:

备忘录截图由方女士提供

调节输入和输出是一个需要行动的过程,无论是积极寻求沟通和支持,还是主动向他人提供帮助,都能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能量循环。

第一波感染到了后期,许多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的人恐怕并没有真正“复原”。许多所谓的“后遗症”仍然存在,身体一时难以回到之前的健康状态,面对未来的未知仍觉十分焦虑……这一阶段,增强“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试着持续性地输入积极的情绪,并把它传递给别人。在下一次冲击来临时,你一定会感受到积极能量给予你的强大庇护。

阅读推荐

上面的三个步骤是寻求自我重建和复原的基本参考,若想了解更多塑造个体或组织韧性的思路和操作方法,还有更多阅读选择。这里给大家推荐四本书:《韧性社会》《韧性思维》《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组织韧性》。

《韧性社会》

作者:马库斯·布伦纳梅尔

译者:余江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在书中引入了“韧性”这一关键概念,并结合社会契约论和外部性等经济学理论,分析个人、机构、社会、宏观经济和国际秩序在面对各种重大冲击与危机时,如何保持韧性。

《韧性思维》

作者:乔·欧文

译者:何蓉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基于研究成果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案例,乔·欧文揭示了构建韧性思维的10个思维习惯,培养这些思维习惯的宗旨包括保持乐观、善于管理情绪、拥有信念、自信、建立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注重精力管理、学会选择、找到使命感、持续学习、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等。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

作者:张晓萌 曹理达

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在融合心理学、行为学等前沿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韧性飞轮”模型,还提供了一系列提升韧性的思维模型和可视化工具,如“热爱清单”等。

《组织韧性》

作者:曹仰锋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聚焦两个问题:是什么让高韧性企业走出危机并获得持续增长?是什么塑造了高韧性企业的组织韧性?书中呈现了西南航空、苹果、微软、星巴克、京瓷、乐高等6家企业案例,总结出打造高韧性企业应该坚持的五个核心策略。

面对外部世界的冲击,身心的压力和焦虑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从认清、拆解焦虑开始,一步步重建自我的控制感。当你成功构建起可持续的积极能量循环,也就拥有了抵御未来冲击的强大“免疫力”。面对不确定的疫情发展,构建自身的“复原力”是我们能够抓住的确定。愿大家都能掌握自我重建和复原的方法,早日bounce back!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复旦商业知识”(ID:BKfudan),作者:FBK。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发布或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违规请联系删除。

玩技资源 国内新闻 面对疫病冲击,如何重建内在的“复原力”? https://www.52diyhome.com/2023/01/145634.html

常见问题
  • 答:资源大部分来源于网络和本站作者若有侵权请您联系管理员删除2523030730
查看详情
  • 玩技平台的主要负责内容是提供给作者售卖资源的平台,买家有对作者投诉的权利,投诉成功后会获取相应的补偿机制。官方唯一投诉通道客服QQ:2523030730转接人工服务,投诉专属客服工号【2】
查看详情
  • 本站已开启了作者实名认证,在购买商品时请尽量选择已认证的作者,不用担心跑路和无人售后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本站将采取报警的方式来指正作者进行诈骗行为,并将其身份资料提供给警方处理。
查看详情
  •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工作日在线 专业服务

  • 0 +

    访问总数

  • 0 +

    会员总数

  • 0 +

    资源总数

  • 0 +

    今日发布

  • 0 +

    本周发布

  • 0 +

    运行天数

资源在于分享,创作来源想象